法院快讯
我是江宁开发区法院执行法官马芳。在成为执行法官之前,我是一名诉讼法官,而且是一名自认为不错的诉讼女法官。
初入执行局
2021年初,院里将我调入执行局。初接调令,我的内心充满对未知领域的恐惧。但我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依旧带着我最得力的“干将们”,毅然决然地搬进执行局的办公室。
初入执行局,各种笑话频出。光明正大“偷听”隔壁桌办案老手的电话谈话;一天八遍地找局长请教各种“小白”问题;请院领导出面摆平羁押室里骂街的老太;各种研究“八五四”模式,并尝试借鉴其精髓,搞更精细化、更标准化的“二人转表格版”办案模式……
我骨子是一个不服输的人,曾经被生活磨平的棱角在执行工作中重新又支棱起来。办案前三个月,我执结首执案件99件,第四个月执结68件,第五个月执结90件,第六个月执结92件……随着结案数字不断攀升,我脸上的“青春美少女痘”呈爆发式增长,美女书记员也放弃颜值管理,顶着一头油亮的秀发和我一起并肩作战。
印象深刻的执行现场
我想每一个诉讼法官都应该感受一下执行现场。从高高的审判台走下来,走进被告人的家中。“被告”不再是诉状中的一个代号,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家庭的人。
永远记得第一次走进现场执行,紧张、兴奋,还有忐忑。清晨敲开门,一个眉清目秀的小伙子睡眼朦胧地站在门口,他就是我们要找的被执行人。我们对他的房间进行搜查,抽屉里满满的获奖证书和奥赛奖牌。他匆匆赶来的哥哥说,他从小就是全家人的骄傲,名牌大学毕业,各种奖拿到手软,因为合伙做生意赔了,然后就再也还不起了……曾经春风得意马蹄疾过,如今却是不堪回首月明中。
经过我们的努力,小伙子与申请人达成执行和解,债务分期履行,他的脸上终于不再忐忑,带着明快的笑容走出法院,继续奔赴自己的未来。
坐在原、被告席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本书,审判台上只能浅读到其中几页,个中滋味,不身临其境,很难品得。愿我们的善意文明执行,能给他们带来几缕曙光。
执行局里能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一起抚养费执行案件,被执行人是一个父亲。每次和他沟通前,我都提醒自己冷静、客观,但在那位父亲一次又一次淡然地说出“这个女儿我以后也不见了,抚养费能不能不付了”“一个丫头片子,要这么多钱干什么”“如果非要我付,我宁可把钱丢给大街上的乞丐也不会给她”的时候,我的手总是控制不住地发抖。
他难道不是她的父亲吗?怎么能说出这种话?好好沟通已经没有用了,是时候让强制措施来亮剑。当拘传票摆在这位父亲面前时,他当即付了钱。经过多次交锋,总算换来小女孩的抚养费。对抗中守护好法律和公平,无言间看护好他人的人生,这也许就是执行的意义。
在心率跳到150的时候,努力将声音控制在50分贝以下,摸着自己的良心,踏实的走出每一步,然后心安理得的回顾,无惧所有。
作为一名执行法官,我很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