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快讯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正因为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们挥洒汗水,贡献智慧,社会才得以平稳进步和发展。值此“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江宁开发区法院向每一位辛勤付出的劳动者致敬,也始终带着对劳动者的深厚感情,将劳资纠纷的解决特别是根治“欠薪”问题列入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内容,不断探索劳资纠纷领域的多元解纷及速裁快审机制,坚决维护劳动者切身利益、保障企业健康发展、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充分保障纠纷化解效率和效果。
2022年至2023年4月,江宁开发区法院共审结劳动争议和劳务合同纠纷案件共2004件,其中立案庭速裁团队通过速裁程序审结1230件,占比达61.4%。速裁案件中,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占比62.48%,调撤率为74.93%,案件平均审理天数仅46.92天。
正因为深知劳动和劳务纠纷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关乎企业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生活稳定,江宁开发区法院立案庭不断创新工作举措,优化工作模式,在诉外、诉前、诉中多环节发力,劳资纠纷化解成效显著。
1.多部门联合联动,有效开展诉外分流。通过主动加强与司法行政机关及相关主管部门联合联动,参与主管部门组织的专项解纷会议,及时了解辖区内劳资纠纷发生和发展动态。通过在协调联动中,发挥司法机关专业作用,通过梳理法律关系、分析法律后果、出具司法建议书等方式,一方面切实参与纠纷化解工作,引导督促用人单位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依法合规用工,从源头降低劳资纠纷发生率。另一方面也完善风险台账和纠纷化解预案,尽可能多部门配合,将纠纷妥善化解在诉讼外。
2.依托专家解纷团,高效进行诉前调解。江宁开发区法院聘请了在劳动争议方面具有多年审判经验和较高调解技巧的退休法官作为专家调解员,负责劳资纠纷领域的诉前调解案件,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进行评估,提高当事人对案件及法律的理解,缩小双方争议,促进当事人和解或调解。同时采用“调解员+法官+书记员”的速裁团队方式,人员密切配合,大大提升了调解成功案件的数量和质量。针对批量纠纷特点,立案庭坚持每周定期开展群体性纠纷讨论机制,由法官和调解员针对每批次案件进行分析梳理,制订初步的调解化解方案,并在后续每期纠纷研判会议中跟进案件进展,汇总问题并研讨,适时调整化解方案,直至纠纷解决。针对大部分讨薪劳动者的迫切需求,还不断推进“智慧调解”机制建设,优化“微解纷”、人社部门“互联网+调解”平台等网络调解服务功能运用,探索实现调解过程、调解结果、调解履行的全流程在线管理,尽最大可能实现便民利民。通过采取上述一系列有效措施和机制,妥善处理了涉及领行公司200余起劳动争议,在疫情防控期间高效化解了涉及某餐饮公司的多批次讨薪案件。
3.程序效能尽发挥,速裁快审优质高效。对于经过诉外和诉前均未化解矛盾的案件,江宁开发区法院立案庭快速反应,精准区分案件繁简,推进“类型化+穿透式”的案件繁简分流审理模式,将案件事实较为清晰、标的额较小的案件转入诉讼程序后,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快速审理和判决,一审终审,有效整治部分用人单位“恶意”欠薪行为,解决劳动者对审判高效性的要求。同时通过批量案件中典型案件的示范性判决,使得双方合理预判裁判结果,从而形成促成双方庭外和解以及同批次案件诉前调解的良性循环。2022年5月,江宁开发区法院审理的某贸易公司欠付工人工资,诉前调解阶段双方争议较大,调解未果。但在进入诉讼程序,快速进行示范判决后,作为被告的用人单位主动表示后续案件希望与劳动者进行调解。
劳动人事纠纷涉及万家灯火,关系社稷安稳。江宁开发区法院将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通过每一起纠纷的处理和化解,厘清类似纠纷发生的真实原因,对症下药,以高质量审判服务保障辖区高质量发展,推动形成辖区内向善、向好、向上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