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快讯

法院快讯

江宁开发区法院代表南京基层法院在全省法院劳动人事争议审判工作座谈会上交流经验
日期:2022-12-08 浏览次数: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近日,省法院召开全省法院劳动人事争议审判工作座谈会,江宁开发区法院作为南京基层法院代表在会上作经验交流,全面汇报了履职以来在劳动争议审判方面的工作做法。

  一是以审判方式改革为核心,提高审判执行质效

  为解决人案矛盾,江宁开发区法院根据案由类型实行“穿透式”繁简分流,由立案庭各速裁团队对应相应的审判业务庭,实现跨庭室的直接业务对接。同时严管审限变更,每年度对劳动争议等重点类案进行态势分析。

  2021年,江宁开发区法院被市法院选定为劳动争议类案要素式智慧审判试点单位。在市法院指导下,江宁开发区法院将劳动争议案件审理所需的要点整合成清单式裁判要素,形成要素式模板嵌入案件系统,通过采集比对当事人在线填写的诉辩信息,自动归纳无争议事实和争议焦点,并生成阅卷笔录、庭审提纲和裁判文书。该智审系统目前已经上线运行。


01.jpg


  二是以裁审衔接工作为基础,建立联动长效机制

  江宁开发区法院业务庭与仲裁机构通过党支部共建等多种形式每月开展一次联络对接,每季度召开一次裁审联席会议,指定法官对派出仲裁庭进行对口指导,安排法官助理到仲裁院全流程跟班学习,按季度向仲裁机构反馈所有实体裁决案件的诉讼审理结果,要求承办法官在改变裁决结果前与仲裁员交换意见,并在裁审联席会议中对裁审不一致的生效案件进行集中研讨。

  今年上半年,江宁开发区法院与江宁区人社局会签《加强裁审衔接机制建设实施方案》,针对裁审衔接制度空白进行填补,规范案件流转、仲裁保全、裁决执行等工作流程,制约当事人规避仲裁前置程序等问题,杜绝仲裁机构逾期不作受理决定的情况,并推动建立共同应对虚假案件的长效机制。


02.jpg


  三是以非诉多元解纷为抓手,拓宽矛盾化解路径

  江宁开发区法院在立案大厅设立非诉讼服务一站式平台,与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建立案件分流对接机制,聘请退休法官和专业律师作为专家调解员,支援仲裁机构开展仲裁立案前调解和裁决后释疑。今年上半年疫情期间,涉及“T3出行”网约车司机由劳动合同制改为车辆租赁制的群体性纠纷一次性爆发250余件,影响范围波及全国。仲裁机构通报案情后,江宁开发区法院迅速组成专案团队,在协调仲裁机构有序流转案件的同时,通过各种方式整合资源,对案件分批分类开展诉前调解,成功化解近90%的案件,既保护了网约车司机的合法权益,也保障了“T3出行”项目平稳转制。


3.png


  四是以提升业务能力为根本,培养专业审判队伍

  江宁开发区法院由全市各家法院抽调人员组成,法官普遍缺乏劳动争议审判经验,故决定制作办案工具书。业务庭在收集法律规定、梳理裁判尺度后编写《劳动争议立案和裁判指引》,经过逐步修订,目前已经形成较为完备且实用的办案手册。因法官经常反映劳动争议案例检索比较困难,江宁开发区法院决定制作案例汇编。业务庭通过收集各级法院历年来公布的典型案例,根据案由和争议分类整理后编写《劳动争议典型案例汇编》,经过逐年增补,案例总数已达650件,既可减轻检索压力,也能防止编报重复案例。两本手册受到法官和仲裁员广泛好评。


4.png


  五是以加强调研宣传为重点,打造司法为民品牌

  江宁开发区法院对每名法官和法官助理均设定年度调研目标任务,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积极报送各类案例,对涉疫情、新业态等热点问题开展专项调研,编写劳动法律和案例宣传读本加强法治宣传。在劳动争议方面,江宁开发区法院已有最高院公报案例、省法院参阅案例各1篇,“金法槌杯”优秀案例分析一等奖、三等奖各1篇,获评案例组织工作先进单位1次。一名法官被省法院选聘为案例通讯编辑,代表南京基层法院对最高院新司法解释提供意见建议,参与省法院有关年休假纠纷和涉疫情案件指导意见的研讨制定。


5.png


  为服务开发区发展大局,优化营商环境,江宁开发区法院以“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契机,通过法治宣传加强源头治理。以“萤火虫普法宣讲团”的形式对辖区企业开展劳动法律培训,现已成为重点园区的精品课程。

  下一步,江宁开发区法院将继续打造劳动争议审判工作品牌,推动劳动人事争议纠纷多元化解,为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精准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版权所有 : 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
苏ICP备19049954号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1020号
流量统计: